9月4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暨系列学术讲座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召开。副校长陈文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各理工类学院科研主管院长、科研秘书和拟申报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人员等200余人参加了动员会。会议由科研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伟强主持。
首先,科研院副院长杨晓刚总结了学校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从省内、省外和校内三个层面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学校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强调做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做精准服务的科研管理。
会上,陈文华作动员讲话,从六个方面阐述国家基金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要求:第一,国基金成绩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绩效的重要标志,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指出,到2023年,争千进百创一流,努力实现“111”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基金在方方面面的指标中做好引领;第二,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基金是高水平科研工作,也必然是高水平大学教师的必选之路;第三,基金申报工作要早着手,选题是关键,精雕细琢是过程,研讨是抓手,交流是手段;第四,学院、系、所要组织好基金申报工作,学院党政联席会应将基金申报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第五,科研院应继续抓问题,找差距,做好信息提供、政策辅导及形式审查等各方面服务工作。各学院和科研院加强联动,组织选派人员到基金委借调工作,拓宽学校与上级的交流路径;第六,加强团队建设,为科研工作凝聚强大力量。
随后的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合肥工业大学汪萌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鸿鹄主任作学术报告。汪萌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交流”的报告,从研究选题、评审流程与注意事项、申请书撰写与完善和常见疑难解答等多个方面介绍国基金的申报经验;主鸿鹄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梦想和现实”的报告,以多个临床案例为切入点,分享科研思路、热情和经验。讲座结束后,现场进行答疑交流,互动友好,气氛活跃。
此次启动大会和学术讲座对我校完成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团队”三级联动机制,组织专家座谈辅导,走访学院,强化精准服务,为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早做准备、做好准备,争取2020年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