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儒学学会副会长、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钱明教授应邀在我院面向教师们开展了题为“阳明学的当代意义及其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文炳教授主持,英语系、日语系以及德语、韩语教师们参加了本次讲座。
钱明教授围绕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阳明学学习与研究热潮做出了解释,他认为,阳明学适合当今转型期社会的需要,这是源于阳明学的四大特质:一是主体性;二是行动力;三是包融性;四是怀疑变革精神。他认为,阳明学热潮在东亚思想史上并非是偶然、个体的思想现象。在阳明学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地域性”与“区域性”两种形态,前者指的是阳明学在中国大陆十余省市区的传播和发展,后者指的是阳明学在中国周边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即“域外阳明学”。“域外阳明学”主要是指日本和韩国,也包括古代琉球、越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圈,还应包括美、德、瑞、俄、法、比等国的当代阳明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钱明教授讲解了日本、韩国,以及英语世界、德语世界、俄语世界等区域的“域外阳明学”的独特气质、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并强调“所谓日本阳明学、韩国阳明学,其实就是日本人的阳明学、韩国人的阳明学。这与阳明学在中国内部的展开有本质区别”。
钱明教授肯定了外国语学院文炳教授率领的“阳明心学海外传播研究”科研团队,鼓励教师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并不断增强阳明学等国学功底,担负起中外阳明学学者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在座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习阳明学的兴趣,并深受鼓舞。
人物名片:
钱明,1990年至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研修,1987年至1999年先后8次赴日本出席学术会议或访问演讲。1994年被浙江亚太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获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史博士,现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系国际中国哲学会通讯会员、全国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员和全国日本研究会会员等。共发表论文40余篇、译著4本,参与古籍点校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