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

作者: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日期:2020-11-26浏览:

11月24日-25日,由我校主办,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协办的第一届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lk and Silk Road Research)在我校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学院、美国纺织图案研究基金会、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华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印度德里安贝德卡尔大学、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考古所等国外嘉宾和专家学者,来自学校、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专家学者,总计8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大英博物馆、以色列国家文物局等纺织品研究领域的专家也都在线上聆听了会议。开幕式由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党委书记祝成炎教授主持。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副校长陈文华致欢迎辞,他首先向各位领导、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现状。他表示首届研讨会以发展丝绸文化、弘扬丝路文明为主旨。我校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旨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团队。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浙江理工大学师生与海内外同行专家对丝路之绸及世界范围内的传统丝绸技艺与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展开考古、科技、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Mehrdad Shabahang,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学院院长Marie-Louise Bech Nosch,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学院院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分别作了重要致辞。

陈文华致辞

部分参会代表发言

本次研讨会议程共两天,分为四场报告会,共邀请大会报告18个。第一场报告会由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学院院长Marie-Louise Bech Nosch主持,共四场报告;第二场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和纺织博物馆策展人Lee Talbot主持,共五场报告;第三场由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苏淼主持,共五场报告;第四场由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学院院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主持,共四场报告。此次研讨会报告内容涵盖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学术协作;丝绸文化传播与丝绸之路;纺织考古与文物保护;丝绸遗产多元属性与时空规律等领域。

因为疫情的原因,此次国际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融合的新形式,并通过网络进行现场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4000人。在两天的时间内,经各国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给与会者呈送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

会议现场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传统丝绸技艺与文化交流等研究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通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促进学者间相互了解,为丝绸之路及丝路之绸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为国内丝绸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我校国际丝绸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国际资源、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助力,同时对扩大我校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