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晚,由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经过为期八天的激烈角逐,我校选送的舞蹈《二维码随想》(指导老师:吕媛媛、李毅源、刘坤)获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焕然衣新”艺术工作坊(指导老师:任宁、汪珊、季晓芬)获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我校首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舞蹈《二维码随想》受邀参加大艺展开幕式现场表演。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据悉,本届大艺展活动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吸引到来自全国198所高校264支代表队的6800余名师生参加。参赛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共举办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五大艺术表演类的12场展演活动,展示了4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的253件艺术作品,同时推出了五大主题、10条线路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时,校团委、艺术教育指导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以此次展演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精心策划,以强化大学生美育让青年教育“活”起来。比赛期间成立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团临时团支部,组织参赛选手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以赛促学、以赛促行,为学生艺术表演补足精神之钙。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美育育人工作,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亲临现场指导、鼓励参演学生团队。11个学院倾力支持,各项目指导老师、带队教师悉心指导、辛苦陪练到深夜,带领参赛选手展现出综合素养和艺术才华,更激发了属于青春浙理的拼搏精神和奋进姿态。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莅临现场指导。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育体系,探索高校美育新机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校美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在专业课程、社团活动、艺术实践、校园环境等方方面面撒播下美育的种子,引领广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美育教育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维码随想》简介
城市的飞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产物:二维码,二维码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因二维码“受阻”的老人并非少数,这种现象值得关注。老人为何被二维码难住?怎样帮老年人跨越智能时代的鸿沟?而《二维码随想》就是利用二维码这个切入点以老人的视角来展现一个朝气蓬勃,活力进发的城市,和被二维码“边缘化”的一个群体-一老人。手机转账,坐高铁,上飞机以及处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包括群舞中最后出现传递蔬菜篮,都体现了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
该作品也是希望唤醒年轻的一代,多照顾和关注老人,每个人都会老去的一天,也只有爱的延续,一代接一代的扶持,生活才倍感珍惜。

“焕然衣新”艺术工作坊简介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在“倡导绿色环保新理念,践行低碳发展新生活”理念指引下,融合时尚特色与专业特长,以服装、服饰再生为切入点,以课程、科研、实践多维平台为支撑,用艺术工作坊的形式引领大学生玩转美育新风尚。该工作坊以全新的视角,把旧衣回收、服设设计等概念融合,以创造性、实践性为特色,让社会大众在体验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审美教育、环保理念等内容。观众们可以一边观看废旧牛仔回收、清洗、消毒、改造的全过程视频,一边亲手剪裁、拼接、缝制,感受牛仔重生的魅力。每天工作坊都会开设2-4节集中体验课,观众们可以现场报名参加或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利用现场准备好的材料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制作和改造购物袋、钱包、帽子、等小物件。截止目前,“焕然衣新”艺术工作坊已累计接待观众超1万人,现场手作体验课程人数近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