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作者:日期:2016-11-28浏览:

一、学科沿革

本学科起步于1978年,1980年与其它学校联合培养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2003年申报成功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2011年申报成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2012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二、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依托我校传统服装、纺织优势,确立以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现代纺织、服装工业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内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三、学科带头人简介

汪亚明,男, 1972 年 7 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院长。1989 年 8 月至 1994 年 8 月于浙江舞台电子技术研究所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1994 年 9 月至 1997 年 2 月于浙江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97 年 3 月至 2000 年 3 月于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0 年 4 月至 2000 年 7 月于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工作; 2000 年 8 月至 2001 年 7 月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完成博士后工作; 2001 年 8 月至今于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培养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人事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浙江省留学人员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等1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 本学科方向工作的主要内容: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对纺织、服装、农业、医药等领域中的各种应用进行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该方向的特色和优势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物体运动估计,尤其是三维织物运动估计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医药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如农业病虫害识别、中医舌诊舌形、舌态信息提取。

2、 计算机商务智能 本学科方向工作的主要内容: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需求,致力于软件开发、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该方向的特色和优势是:现代制造业的销售预测、产销衔接、物流调度模型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烟草行业的商务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软件产品在许多大型烟草企业集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3、 计算机检测与信息处理 本学科方向工作的主要内容:面向纺织服装行业,致力于纺织服装面料、纺织机械设备的计算机检测、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该方向的特色和优势是:纺织纱线的小张力测定、织品疵点在线监测、激光检测技术、电子提花机控制设备以及多源数据融合估计。


4、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 本学科方向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布式计算技术、高性能网络协议、Internet技术以及e-Science,以及网络安全新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该方向的特色和优势是:无线传感网络的优化与控制,Internet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语义P2P网络的技术研究为国际首创,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情况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8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1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二层次1人、三层次4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校创新团队1个。 本学科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07人,已授硕士学位111人。

六、科研情况

本学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 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5项,科研经费达3400多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1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三大检索100余篇)。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更新时间:2012年7月)